ABOUT US
关于年鉴

第二部分 20年发展篇

沪市ETF市场发展报告

分享到

  自1993年美国推出首只ETF基金以来,全球ETF基金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经过26年发展,ETF凭借费率低、管理运作透明,以及可在一二级市场实现套利等优点,日渐成为全球各类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的有力工具。

  我国首只ETF基金于2004年由华夏基金推出,之后几年一度出现停滞,201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鼓励下国内ETF市场呈现发展小高潮,全年共有11只ETF基金发行。2018年是国内ETF市场发展元年,产品规模和发展速度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截至2018年底,境内交易所挂牌上市的ETF数量达到186只,资产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

  本报告将全景展示国内ETF行业发展的整体概貌及沪市ETF市场发展情况,为投资者深入了解ETF产品特性、行业发展动态以及行业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一、ETF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2018年是境内ETF市场飞速发展的一年,资产规模和产品数量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投资者投资ETF的热情高涨,2018年境内共有40只ETF成立,至年底境内交易所挂牌上市的ETF数量达到186只,投资标的涵盖了股票、债券以及商品等大类资产,资产总规模达到5076亿元,约合725亿美元,增长43.8%。除去货币ETF,资产规模相比2017年同期增加1434亿元,增幅高达62%。从场内份额变化来看,全市场非货币ETF份额达到了2419亿份,相比年初增长160%。总体来看,2018年不论是发行数量还是资产规模都创造了历史之最。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Wind

  图1 境内ETF市场资产规模变化情况

  二、沪市ETF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

  截至2018年底,沪市共有134只ETF挂牌交易,资产标的涵盖股票、债券、黄金、货币等各大类资产,市值规模达到4344亿元,占境内ETF市场总规模的85.63%。2018年沪市各类ETF的交易总额达7.14万亿元,占境内ETF总成交额的70%以上。


  单位:亿元

  数据截至2018年12月31日

  表1 沪市基金市场概况

  (一)沪市ETF规模快速增长

  沪市ETF总市值从年初的3077亿元,增长到2018年底的4344亿元,增长幅度高达41.18%。各类ETF规模都实现了增长。其中,货币ETF增长最快,市值规模从年初的1389.5亿元迅速增长到1975.1亿元,增幅高达42.1%;其次是股票型ETF,规模增长了595.6亿元,增幅为39.9%。如果将跨境ETF合并计算,沪市权益型ETF2018年的规模从1596.7亿元增长到2195.9亿元,增长599.3亿元,创历史新高。


单位:亿元

  图2 沪市ETF资产规模变化

  (二)市场资金持续净流入

  在A股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沪市ETF市场保持了资金净流入。2018年,沪市全部ETF申购总金额达到5441.7亿元,赎回总金额为3900.2亿元,净申购金额为1541.4亿元。

  除了6月、9月、11月和12月外,其余月份的净申购额均为正。其中,7月和10月净申购规模最大,分别达到639.8亿元和507亿元。


单位:亿元

  图3 2018年沪市ETF申赎情况

  (三)沪市ETF整体成交略有下降,不同产品出现明显分化

  总体来看,2018年,沪市ETF的二级市场成交总规模为7.14万亿,较2017年全年成交量减少8.2%。全市场月均成交额约为5953亿元,较2017年月均6485亿元的成交规模下降9.7%。但不同类别的ETF产品之间表现出明显差异,股票ETF交易量出现爆发式增长。而受流动性新规影响,2018年以来货币ETF成交量显著下降,成为影响整个市场成交规模下降的重要因素。此外,债券ETF成交规模也下降较为明显;黄金ETF成交量同比也略有下降。


单位:亿元

  图4 沪市ETF交易情况

  从资产类别来看,沪市股票型ETF贡献了ETF总交易金额的主要部分。权益类ETF近两年来增长迅速,尤其是2018年以来,成交金额接近翻番,2018年以来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89.91%,日均成交金额同比增长98.98%,逆市大幅增长。债券类ETF、黄金ETF在2017年成交量仍有不错的增长,但2018年以来下滑较为明显。债券类ETF自2018年以来日均成交量同比下降67.74%,日均成交金额同比下降67.25%,黄金ETF2018年日均成交量同比下降13.73%,日均成交金额同比下降14.99%。而货币ETF则连续两年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出现18%左右的下滑。总体来看,权益类ETF2018年成交量大幅增加,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


单位:亿元

  图5 各类ETF2018年月度交易规模


单位:亿份

  图6 各类ETF近三年成交量情况


  单位:亿元

  图7 各类ETF近三年成交金额情况

  (四)沪市机构投资者持有ETF规模较大,券商自营和基金持有比例最高

  从持有规模来看,截至2018年底,个人投资者持有沪市ETF的市值总规模为963.62亿元;机构投资者持有沪市ETF市值总规模为3380.48亿元。虽然个人投资者的数量众多,但是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规模最大,两者的持有比例大约为2:8。

  从持有份额来看,截至2018年底,个人持有沪市ETF份额为312亿份,机构持有份额为864亿份,两者占比分别为27%和73%。

  从资产类别来看,债券ETF中机构持有的规模和份额占比最高,达95%。其余,单市场股票ETF、跨市场股票ETF、黄金ETF和跨境ETF无论是从份额还是规模角度,机构持有量均远大于个人。


图8 ETF持有市值分布情况


  图9 ETF持有份额分布情况

  进一步区分投资者账户类型,分别统计不同类型投资者的ETF日均持仓市值。统计数据显示,券商自营和基金在ETF持仓规模排名中处于靠前位置,2018年全年日均持仓规模达2000亿元以上。其余账户如券商套保、其他一般法人、保险、QFII和信托账户持仓也较高,ETF日均持仓市值均超过100亿元。


图10 不同机构账户持有ETF日均持仓市值

  (五)个人投资者交易规模占比与机构投资者基本持平

  2018年沪市ETF个人交易总规模占比50%,与机构投资者基本持平,其中个人投资者交易规模在单市场股票ETF占比47%,跨市场股票ETF占比36%,低于机构投资者;而在债券ETF、黄金ETF和跨境ETF占比均高于机构投资者,分别为77%、58%和68%。


图11 2018年沪市ETF投资者交易结构占比

  (六)机构投资者增持直接推动沪市ETF规模快速增长

  2018年沪市ETF累计新增份额达511亿份,机构和个人增持占比分别为60%和40%。尤其是10月份,ETF份额净申购量快速增长,净申购量达到130.7亿份,占2018年全年份净申购总额的25%。


单位:亿份

  图12  2018年沪市ETF月度新增份额


图13 累计新增份额投资者结构

  从细分资产类别来看,股票型ETF贡献了净申购量的主要部分,净申购数量累计高达480.07亿份。其中,单市场股票ETF净申购量为76.42亿份,跨市场股票ETF净申购量为403.64亿份,两者合计占全部沪市ETF净申购总额的79%。股票型ETF净申购中,个人和机构增持股票ETF占比分别为39%和61%。


单位:亿份

  图14 各资产类别ETF净申购量


图15 股票ETF累计新增份额投资者结构

  从新增ETF规模来看,2018年沪市ETF累计新增总规模达931亿元,其中个人新增规模274亿元,占沪市ETF新增总规模的29.4%;机构新增规模达657亿元,占沪市ETF新增总规模的70.6%。机构账户中保险账户新增规模最大,其次是基金账户。2018年全年,保险账户累计新增ETF规模达273亿元,基金账户累计新增ETF规模达238亿元,两者分别占机构类新增ETF规模的42%和36%。


单位:亿元

  图16 不同账户ETF2018年全年累计新增ETF规模

  从新增ETF的来源分析,保险账户全部通过净买入单一渠道获得ETF份额,基金账户通过净申购增持ETF份额,净申购总额大于净卖出总额。个人账户通过净申购和净买入两个渠道增持ETF份额,两者比例约为5:3。


单位:亿元

  表2  2018年全年不同账户新增ETF来源分析

  (七)机构与个人资金10月入市较多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累计新增ETF规模最多的个人账户以净申购和净买入两个渠道增持ETF,全年净申购规模累计为171亿元,净买入规模累计为103亿元,新增ETF规模累计为274亿元。除1月、5月和7月,其余月份资金均为流入,其中10月份资金流入规模最大,占全年累计流入资金的30%。

  累计新增ETF规模排名第二的保险账户均以净买入渠道增持ETF份额,全年累计新增ETF规模达273亿元。买入规模比较大的月份分别为2月、6月、7月和10月,其中10月份资金进入量最大,占今年累计新增规模的42%。

  排名第三的基金账户主要以净申购渠道增持ETF份额,全年净申购规模累计为457亿元,净卖出规模累计为218亿元,新增ETF规模累计为238亿元,其中10月份资金流入规模最大,占全年累计流入资金的22%。


单位:亿元

  图17 自然人账户2018年1-12月新增规模统计


单位:亿元

  图18 保险账户2018年1—12月新增规模统计


  单位:亿元

  图19 基金账户2018年1—12月新增规模统计

  (八)ETF持有者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

  总体来看,投资者持有ETF的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发展水平高度相关。经济发达的地区投资者持有ETF的意愿更为强烈。具体来看,从账户数量来看,广东、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等省的ETF账户数量较多,合计账户数量为31.1万户,占整个市场的比例为41%。从持有规模来看,上海、广东、浙江、北京、江苏等地区的投资者持有的ETF规模相对较多,五省市合计持有规模为623亿元,占全市场总规模的比例高达53%。相应的,新疆、甘肃、贵州、青海、重庆、西藏等省市投资者持有ETF的规模相对较小。


表3 沪市ETF投资者地区分布情况

  三、ETF市场发展展望

  展望未来,国内ETF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新一轮改革开放成效的不断凸显,相关监管政策的持续推进以及在此过程中投资者财富管理理念的转变,ETF创新步伐会不断加快,产品布局将更加丰富,投资者参与程度也将越来越高。

  2019年,国内ETF行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标的范围持续扩大,ETF布局进一步完善

  2018年,国内ETF产品创新以特色主题指数为主。央企结构调整ETF、跟踪MSCI系列指数ETF和地方债ETF相继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工具。

  2019年,国内ETF标的资产范围将持续扩大,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基于上海金、金币、原油、铜等的商品ETF和商品期货ETF将实现突破,ETF标的资产类型和投资者风险对冲工具得到丰富;行业和主题ETF将迎来快速发展,跨市场ETF品种进一步丰富,国企改革主题ETF的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以科创板为主题的ETF将会受到市场热捧;在现有完全复制和抽样复制跟踪指数的基础上,基金管理人对Smart Beta ETF、增强型ETF和主动管理ETF等产品的开发速度会加快。

  (二)债券ETF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随着市场对固定收益类基金产品需求日益增加,债券ETF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一方面,各期限国债、利率债、信用债以及政策性金融债等品种都会成为债券ETF的可选标的,产品种类会进一步丰富。另一方面,债券ETF的出现将极大改善底层标的流动性,从而提高债券市场的活跃度。以往一些流动性本身并不好的债券品种,例如地方债可以通过对应的

  ETF在二级市场上买卖间接提高其市场流动性。此外,从风险管理角度,组合债基金的推出,将为交易所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管理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为投资者提供风险对冲工具。

  (三)ETF成为交易所实现互联互通的重要桥梁

  市场间的联通不仅能够提高交易效率、便利投资者参与,也是提高各市场流动性、促进各市场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2019年,随着交易所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推进以及ETF交易机制优化,ETF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联接更多市场。以中日ETF市场互联互通为起点,交易所将实现与更多境外市场的互联互通,推出更多跨境ETF,为证券市场投资者提供分享其他市场发展与收益增长的多元化渠道。

  (四)拥抱互联网,探索ETF交易新模式

  目前,只有券商客户能够通过场内市场进行ETF申赎与交易,场外包括银行客户等在内的更大范围的投资者群体缺乏参与ETF市场的渠道。这对国内ETF市场发展以及ETF功能发挥产生一定制约。2019年,依托交易所的技术与资源优势,交易所将探索研究基于互联网的基金份额转让平台,为庞大的场外投资者群体提供简单直接的参与渠道。ETF市场参与渠道的拓展与参与方式的完善将推动ETF市场规模的扩大,并为各类金融产品提供更加广阔的交易平台。

  (五)探索建立ETF集中申购机制

  ETF的一级市场申购需严格按照申赎清单执行,投资者必须拥有一篮子成份股或现金申购对价才能申购ETF份额。2019年,为了便捷投资者申购ETF份额,研究推出ETF集中申购机制将极大激发市场申购ETF的热情,在不损害基金原持有人利益的前提下,允许投资者定期或不定期采用更为灵活的方式申购ETF份额,从而实现ETF规模的快速增长。

  (六)持续优化做市商机制

  2018年国内ETF市场的成交额达到9.9万亿元。随着市场规模的增长,ETF市场流动性也在不断提升。为了提高ETF流动性,2018年,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基金流动性服务业务指引(2018年修订)》,主要从加强管理、修正绩效考评方法、强化监管等方面对ETF做市商制度进行完善。2019年,在研究吸收境外成熟市场ETF做市商制度的基础上,交易所将持续优化ETF做市商制度,包括扩大做市商范围和优化激励,以此平衡做市商的权利与义务,完善ETF做市业务的管理,促进做市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功效。

  (七)机构投资者将成为ETF市场生力军

  随着保险资金、养老资金等长期资金入市,凭借运作透明、管理效率高等优点,ETF将成为国内机构投资者投资A股市场的首选工具。并且,作为深化改革开发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自2017年开始不断加速。一方面,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大幅放宽,有利于引入境外金融机构在被动投资方面的成熟经营理念,增加ETF等指数基金和其他创新基金的产品供给,促进我国基金销售模式的转型。另一方面,随着A股相继被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等境外重要指数纳入编制范围,境外资金投资我国资本市场的需求将持续提升,投资渠道也不断增多。由于境外机构投资者在境内配备的投研、交易人员还相对不足,ETF凭借透明、便捷、高效的特点未来有望成为境外资金重要的投资工具。

  (八)ETF衍生品将不断丰富

  ETF期权尽管发展时间较短,但发展速度极快,已经成为全球衍生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2月,我国第一只ETF期权即上证50ETF期权在上交所上市。经过三年多的发展,ETF期权市场运行平稳,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期权的经济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也为推动现货和衍生品市场协调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目前期权市场的稳健发展与投资者的成熟,推出更多ETF期权既是市场迫切需求,也是未来的必然趋势。